Daisy Chen is a sixth semester Berklee student, she is from Shanghai, China. She is a voice principle,music business and performance dual major student.
陈昊姝是第六学期的伯克利学生,来自中国上海。现就读于声乐系,表演和音乐商务与管理双专业。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新生入学后的一些必要生活贴士,由于最近微博和QQ群里问到相关问题的考生较多,所以帮大家贴一篇详细的入学指南。
首先第一个就是从机场到住处,个人是推荐大家使用Uber,安全便利还相对便宜,但是如果手机没有开通数据漫游或是英文不太好没法在刚到的时候顺利叫车,大家也可以从到达出口找到Taxi标志的指南,排队乘坐出租车到住处。身上最好携带50美元现金,有些出租车司机比较坏,他不一定会愿意给你刷卡,那么就要现金给他车费和小费。从机场到学校大约需要30美元的车费,加上几块钱小费大约35美金。
Uber叫车方法:
如果手机上没有Uber的同学记得提前出发前先去app store里面下载一个Uber软件,输入好信用卡信息。避免到了美国后麻烦。
进入主页面,点击UberEx,点击上车地点,输入Logan Airport, 最好问一下身边的工作人员自己在哪个Terminal,如果知道自己是哪个Terminal的话可以直接输入航站楼号,如Logan Airport Terminal C, 点击预约。
大家如果手机还是国内的号码多话建议叫了车之后直接点击联系司机-呼叫,告诉他你在哪里,如果你不打电话的话司机可能看到你是国际电话就取消行程了,避免造成麻烦最好还是主动先联系司机。
如果是到学校的话,直接在下车地点输入宿舍地址,如150 Massachusetts Ave, Boston, MA 02115.
办手机卡:
学校附近就有一家T-mobile手机店,大家带好护照就可以去办手机套餐。大致有80美金左右/月,无限通话、短信、流量,50美金无限通话、短信、1G流量,用完1G后变成3G网络,也有像国内的充值电话卡那种充多少钱用多少钱的这种。
英文可以说: I want to open a new account, I want the 80/50 dollar per month subscription. 或I want a pay as you go account/prepaid sim card.
之后回家在T-mobile官方网站: www.t-mobile.com用信用卡就可以交每月话费,或是充值电话卡。
这家店就在伯克利书店旁边,非常明显,左右图是照片和具体地图位置。
办网络和电视:
Wi-Fi现在算是必须要的了,毕竟做功课也会经常用到。在市中心比较常用的就是Comcast公司提供的网络了,套餐价格从40-100美金/月不等,40美金适合一个两个人住的房子,不需要特别快的网络的话应该是够用的,如果需要看视频玩游戏或是需要很快的网络可能就需要更贵的套餐了。有需要电视频道的也可以一并选择组合套餐。资费参考:www.comcast.com, 需要开通的话可以直接拨打电话或者发短信给:978-317-7999,他的名字貌似叫John,是个老外,但是非常热心,说是Daisy的朋友就可以,你需要多快的网络,要不要电视之类的跟他说就好,他会帮你全部弄好。
办银行卡:
学校附近有一家Bank of America.非常近,每天下午4点就关门所以着急办银行卡的同学要注意一下。想去这里办银行卡要带齐文件,学生ID、护照、I20表格。美国的银行账户分Checking和Savings两种,如果最开始只是想要爸爸妈妈每月汇款零用钱过来花或是银行账户上不会有很多钱大话只开Checking就可以,如果爸爸妈妈想要在你的银行账户上放很多钱来收利息的话,可以开一个Savings,但是个人觉得美国银行的利息相当低,不推荐开哈。
银行地理位置非常容易找,照片如图。
交电费:
如果自己住的同学请到Eversource自己注册好账户交电费,记得经常检查邮箱哦,我是说你家楼下的真的邮箱,美国大部分的账单啊通知啊除非你要求不然不会发Email的。
在国内点文中的链接就算有VPN也是会卡飞,所以到了美国之后再点吧!
哦对了,如果问我有什么靠谱点VPN的话,我一直用的Astrill, 非常靠谱。不过不是免费的,但是真的要用的人,免费的VPN相信大家也都试过,确实不够稳定。
好啦朋友们下周见喔!
- 在波士顿搬家Moving in Boston - October 10, 2015
- 波士顿附近的各个地区The Great Boston Area - September 22, 2015
- 波士顿租房指南About Off-Campus Housing - September 4, 2015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