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次主页君小冬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伯克利的课堂。
很多同学都会有疑问,在这个音乐学院里的课程到底事什么样子的呢?伯克利各种专业和课程繁多,当然每门课都不尽相同,在这里小冬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体验,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也希望我的经历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这学期的一门叫做 World Music Resources in Composition (世界音乐资源) 的课程。这门课是针对各种作曲专业的同学设计的,主要是给大家介绍一下世界上几大洲的民族音乐,让作曲专业的同学可以有更多的资源和技巧去进行创作(这对电影配乐专业的同学是很有帮助的,因为音乐元素是要根据电影不断变化的),以应对不同的风格需求。
这节课的不同寻常之处主要是我们迎来了一位来自北部印度的Santoor(中译:桑图儿)大师 Nandkishor Muley(Santoor是一种印度传统民族乐器,外形与音色同中国的扬琴非常相似)。做为一个作曲专业的学生,能亲眼看到亲耳听到这些乐器的样子和声音,是要比书本上看来的信息真实真切一百倍的。Nandkishor 接受了我们的邀请答应给我们上一节课,以在印度学习印度音乐的传统方式向我们讲授最基础的知识。
这种体验是我在任何一节其他课堂上都没有过的,同学们应老师的要求,搬走了教室中的椅子,全部坐在了地上,Nandkishor 老师同样也坐在了地上进行授课。我顿时感觉这种自然的学习氛围让我特别放松。
Nandkishor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北部印度传统音乐中的 TALA(也就是节奏的意思)。在北部印度传统音乐在演奏的时候是会有一个固定的节奏循环,演奏前乐手们会事先约定好演奏时所使用的节奏套路(有可能是十六拍,七拍,等很多种不同的套路循环),在打击乐开始演奏这些固定节奏后,其他乐器的乐手会在此基础上进行即兴演奏。之后又向我们介绍了印度传统音乐中的RAGA(即旋律,或音阶)。旋律在北部印度传统音乐中非常特殊,每种音阶的音符之间是没有空隙的,也就是说,一段旋律中除了有每个音符之外还有被称做SWARA的过渡音,我们暂时可以把它理解为两个音之间的滑音。所以在一段旋律中,声音的进行是连续的,而不是一个一个音符断开的。除此以外,每一种音阶是不可以任意演奏的,音阶的演奏是根据一天中的时间来确定的,上午与中午,下午与傍晚,都只允许演奏特定的音阶,甚至有些音阶是只可以在特定的季节演奏的。可见民族音乐与文化是密切不可分的。
两个小时的课程很快就结束,能有这样一个近距离接触北部印度民族音乐的机会真的是很开心。最后,看过了我写的这么一大篇流水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些许的感受和体会。就像音乐是一定要听的,光看我的流水账肯定不过瘾,大家还是看看我拍下来的短视频吧!
- 与校长的见面-A Meeting With Roger Brown - October 28, 2011
- 入门混音技巧-Guerrilla Production Techniques - October 14, 2011
- 第七届电影(短片)配乐大赛-Film Scoring Contest - October 6, 2011
Cherub
Wow! 在上海音乐学院听过两场印度音乐的workshop,非常喜欢印度音乐!你的短视频在哪里?
想明年去Berklee学习音乐!想跟小冬联系!看到请加我weichat410671918^_^